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365体育投注办公室 > 履职依据 > 政策文件 > 365体育投注办文件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506-00011 组配分类: 365体育投注办文件
发布机构: 365体育投注办公室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有效性: 有效 文号: 呼政办发〔2025〕16号
成文日期: 2025-06-27 发布日期: 2025-06-27
365体育投注办公室关于印发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6-27 10:45 来源:365体育投注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呼伦贝尔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已经365体育投注2025年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呼伦贝尔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365体育投注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市低空经济,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依托机场多、空域大、风光好、冷资源等特色优势,强化应用场景先导,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式拓展,构建“运营为重点、设施强支撑、产业有延伸”的呼伦贝尔特色发展格局。到2027年,完善低空航路航线、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低空起降设施、低空信息设施四大服务设施工程,创新低空文旅消费、低空客运、无人机物流、低空公共服务四大类应用场景,构建航空教育培训科普和航空器检测试飞两大特色产业集群,争当应用和服务为主的低空经济发展范例、自治区低空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低空发展基础持续优化。改造或新增低空起降设施5个及以上,划设非管制空域,划设低空航线10条,建成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探索“低空空域管理+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

——低空应用场景大幅拓展。打造低空旅游精品项目1—3个,新建飞行营地1个以上。每年常态化运营短途运输航线3条及以上。试点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建成航空应急救援基地1个,探索低空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

——低空经济产业初步集聚。培育和引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0家及以上,构建无人机“培训+考证”体系,拓展科普研学类活动5项及以上。建成航空器检测试飞基地2个。推动新型低空装备检测和创新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低空空域优化使用

划设低空空域。在确保国家空防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划设G类、W类非管制空域,扩大适飞空域范围,研究在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择优划定无人机试飞空域。(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研究划设牛羊肉运输、无人机配送、应急物资运输等无人机物流航线3条,河湖巡检等低空公共服务应用航线3条,以及低空旅游观光航线4条。探索划设通航短途运输低空目视航线。(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文化旅游广电局、水利局、体育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二)有序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配合自治区完成建设飞行服务站、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促进飞行服务站和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及其与政务系统的数据互通、统筹监管。(市交通运输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优化低空起降设施网。现有机场按需增设充换电、加氢站等能源补给设施。加快额尔古纳上库力等通用机场新建工作。在旅游景区度假区、物流枢纽、医疗机构等地,研究建设民用垂直起降场地、无人机自动机场、直升机场。支持国有林区强化航空护林站、水上机场、直升机场布局建设。(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能源局、林草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完善低空信息智联网。运用远程塔台技术,实现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对根河市、阿荣旗、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通用机场的统一指挥管制。适时推进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基础设施“补盲”“加密”,支持5G—A、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市交通运输局、政数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市气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深化拓展低空客货运输服务

深化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服务。按需加密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等客座率较高的航线,恢复或新开根河—海拉尔、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阿尔山等航线。强化“干线+支线+通航”三网融合,深化“经海飞”通程航班产品开发。探索开发跨境短途运输航线。(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提升短途运输吸客能力。开发“机票+门票+酒店”等交旅融合产品,创新“拼机出行”“无限飞”等模式。鼓励提供机场专线、定制公交等服务。推进S524满归机场路建设,提升机场可达性。(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

试点无人机物流运输业务。试点新巴尔虎右旗—海拉尔/陈巴尔虎旗牛羊肉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促进高品质农牧产品高效外运。与无人机配送企业合作,试点拓展扎兰屯发达广场、扎兰屯步行街—扎兰屯职业学院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培育示范性商业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市交通运输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扎兰屯职业学院)

(四)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推动低空文旅消费业态开发。依托现有机场建设低空旅游综合服务保障基地,串联优质景观景点,打造低空旅游四季观光航线。围绕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大兴安岭林海等开发直升机空中观光,探索直升机观光摆渡,试点采用eVTOL、氢动力航空器开展空中游览。促进跨盟市合作,打造乌阿海满低空旅游集聚区。(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开拓航空体育运动。建设卡鲁奔等飞行营地,改造提升天鹰航空等现有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各旗市区差异化开发高空跳伞、热气球、三角翼等运动体验、主题消费产品。联合航空运动相关单位,开发草原飞行大会、空中那达慕、森林草原航空运动等活动。(市体育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无人机消费新业态。融合森林草原、边境民俗等特色,开展无人机集群表演、无人机灯光秀、宣传拍摄。深化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内蒙古)等自治区级赛事,承接国家级无人机赛事。支持扎兰屯市打造无人机研测产业孵化基地。创新无人机与虚拟技术、沉浸式体验产业融合发展。(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体育局、工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低空+文旅创新融合。综合低空运输、高端越野汽车、界河游船、草原森林旅游列车等交通要素,开发“空汽轮铁”产品。促进低空飞行与自驾露营、休闲度假等业态联动,打造集飞行体验、航空科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低空旅游度假区。融合文化IP、网红打卡等要素,创新低空消费场景。(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五)有力支持低空公共服务发展

支持航空应急救援业务发展。建设北方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呼伦贝尔航空防火基地。鼓励重点森林防火区、二级以上医院、重点滑雪场等地建设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争取以海拉尔机场为AG600北方运营基地,选择适航水域建设水上跑道,满足AG600起降和取用水需求。支持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与低空运营企业合作,拓展伤病人员、供体器官、医疗物资和检验检测样本的快速转运。(市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传统工农林作业飞行规模化。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现代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林植保、播种和病虫害防治,拓展无人机放牧。支持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建设地区电网业务无人机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分中心,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故障排查‘低空+能源’应用。推广无人机在航空物探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市农牧局、林草局、国资委、能源局、自然资源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扩大无人机公共管理服务领域。打造海拉尔智能巡防无人机应用试点工程。强化巡逻防控、搜寻救援等警用无人机应用。推行“无人机空中巡防+视频远程监控+地面巡查”林草监管组合模式,助力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建设蒙东人工增雨基地。加大政府购买无人机服务力度,生态保育、国土测绘等应用。(市水利局、公安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统筹无人机一体化服务运行。以市区为试点,面向环保、水利、交通、消防、公安、农林等多部门应用需求,按自治区要求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场及智慧调度系统,搭建空地一体化全域感知网络,促进无人机公共服务跨部门、跨行业融合应用。(市交通运输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六)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壮大飞行培训业务。发挥空域、机场和飞行培训基础优势,深化与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合作,加强培育天鹰通航等本地企业,做大培训市场规模,拓展培训类别。承接国内飞行培训业务溢出和转移,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飞行培训市场。强化扎兰屯等运行基地作用,促进客流、物流集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构建无人机“教育培训+考试取证”体系。支持无人机培训机构打造无人机培训考试一站式服务。创建无人机应用和人才培训基地,拓展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地质勘探、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专业化训练,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市能源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应急管理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完善民航职业教育培训。深化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建设区域性民航维修专业人才培训中心、低空经济教育与实训基地。鼓励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按需增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加快建设呼伦贝尔森林防灭火实训、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市教育局,呼伦贝尔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市应急管理局)

拓展航空科普研学。融合森工、使鹿等地方特色,依托陈巴尔虎旗、根河等通用机场打造航空展示场所,推进阿荣旗、扎兰屯市等航空科普馆建设,支持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申请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促进航空科普与亲子研学、中小学教育等业态联动,强化青少年航空科普。(市科协、教育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七)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延伸

打造航空器检测试飞集群。海拉尔机场国产大飞机耐寒测试基地强化国产大飞机试验试飞,根河敖鲁古雅机场建设飞行器极寒测试基地,阿荣旗、莫旗等通用机场发展通航有人机和大型无人机科研试飞,新巴尔虎右旗、莫旗等通用机场探索拓展水上飞机试飞。促进试飞测试业务多元化,拓展低空物流、应急救援、航空护林、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实测验证。联动拓展高精尖机械设备耐寒测试、极地气候研究测试业务。(市发展改革委,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打造无人机和新能源航空器试点。聚焦城市场景、支线物流、草原环境及综合应用拓展,促进无人机测试、应用飞行、教育培训、维修服务、数据分析一站式服务。依托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的区位和空域优势,择址建设无人机测试试飞基地。引进多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航空器测试试飞,推动新能源航空器试点应用,促进新能源航空器“测试—适航—应用”链式拓展。(市发展改革委,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延伸航空维护维修。海拉尔机场打造以通航短途运输、作业飞行用机型为主的维护维修基地。扎兰屯机场和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加强训练机型为主的定检维护维修能力,拓展维修培训。拓展无人机检测维修业务。(市交通运输局,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培育低空经济产业载体。培育新巴尔虎右旗建设集通航维修、运营飞行、会展销售、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务集聚区,陈巴尔虎旗建设集通勤飞行、低空旅游、飞行培训、航空体育运动、运营服务保障、航空航天科普、极寒试飞和训练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小镇。(市工信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争取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工信厅、财政厅、党委军民融合办等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支持和基金注入,加强财政支持。加强低空经济发展用地规划协调,加大引才力度、创新柔性引才、落实引才政策,着力引进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加强本地企业培育,瞄准行业骨干企业、国有资本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采用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构建市级低空经济产业项目库,优化项目发掘、策划、转化和服务。通过“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户让利”、发放低空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消费活力。强化市场监管,整合现有监管资源,支持针对管制区域和重大活动开展要地的无线电反制手段建设,针对敏感地区加强反制能力建设,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严厉打击威胁生产安全、信息安全、飞行安全、扰乱公共秩序或危及公共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各旗市区作为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推进政策措施,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低空经济重点工程与项目统计表



附  件

低空经济重点工程与项目统计表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完成

时间

责任单位

1

加快推进低空空域优化使用

低空空域划设

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军民融合办以及军民航管理部门沟通,划设G类、W类非管制空域,扩大适飞空域范围。研究在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择址划定无人机试飞空域。

2026

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

低空飞行航线

划设

统筹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巡检、低空旅游、生态保护修复等场景应用需求,试点划设10条低空航线。

2027

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3

有序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统筹建设飞行服务站和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

2026

市交通运输局、政数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4

呼伦贝尔巴彦库仁A1级通用机场新建

在呼伦贝尔巴彦库仁B类通用机场基础上新建A1级通用机场。

2025

市交通运输局,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

5

额尔古纳上库力等通用机场新建

推进新建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2027

市交通运输局,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

6

远程塔台建设

在海拉尔机场建设远程指挥中心,在根河敖鲁古雅机场、阿荣机场、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机场、莫力达瓦旗机场建设前端监视设备。

2026

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

7

深化拓展低空客货运输服务

短途运输航线

加密、新开

加密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短途运输航线。

按需恢复或开通根河—海拉尔、根河—陈巴尔虎旗,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乌兰浩特、新巴尔虎右旗—阿尔山等短途运输航线。

探索开辟至蒙古、俄罗斯的跨境短途运输航线。

2027

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呼伦贝尔空中交通管理站,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8

无人机物流试点项目

试点新巴尔虎右旗—海拉尔/陈巴尔虎旗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

试点拓展扎兰屯发达广场、扎兰屯步行街—扎兰屯职业学院无人机配送业务。

2026

市交通运输局,扎兰屯职业学院,扎兰屯市、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

9

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低空旅游四季

观光航线开发

春季:海拉尔—扎兰屯—阿荣旗—莫旗—加格达奇,沿途欣赏海拉尔河、伊敏河、翠屏山、大架子山、图博勒国家森林公园、杜鹃岭、十里杏花坡、纳文湖、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尼尔基水利枢纽、达尔滨湖四方山、毕拉河、神指峡等风光。

夏季: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阿尔山,沿途欣赏中俄边境风光,呼伦湖、贝尔湖、乌尔逊河、伊和乌拉山、呼和诺尔湖、莫尔格勒河、海拉尔河、伊敏河、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诺干湖及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光。

秋季:满洲里—满归—根河,沿途俯瞰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湿地、白桦林、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伊克萨马国家森林公园、奥克里堆山、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风光,欣赏呼伦贝尔五花山色,斑斓秋景。

冬季:满洲里—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空中俯瞰满洲里、呼伦湖、莫尔格勒河、海拉尔,看大兴安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

2027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10

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直升机观光品牌项目

    围绕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呼伦湖、莫尔道嘎、阿敦础鲁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奥克里堆山、额尔古纳湿地、柴河等景区推动直升机观光集聚化发展。其中,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俯瞰“天下第一曲水”;莫尔道嘎俯瞰大兴安岭森林风光;呼伦湖俯瞰内蒙古第一大湖;阿敦础鲁国家地质公园俯瞰“马群石”“冰臼群”地貌奇观;中国达斡尔民族园俯瞰纳文湖风光;奥克里堆山俯瞰火山古冰川遗迹;额尔古纳湿地俯瞰湿地风光;柴河俯瞰火山峡谷地貌等。

2027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呼伦湖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11

根河敖鲁古雅机场旅游开发

    依托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根河敖鲁古雅机场,开发周边旗市区到根河市的航线,打造特色空中婚礼、空中旅拍等消费产品。

2026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根河市人民政府

12

“一路向北·连通两极”大兴安岭森林景观空中风景道项目

    依托根河敖鲁古雅机场、满归机场打造大兴安岭观景特色旅游航线,采用直升机运送游客,开展航空摄影、森林湿地观光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定制旅游产品。

2026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根河市人民政府

13

卡鲁奔特色观光旅游线路开发

    依托根河敖鲁古雅机场、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根河市—得耳布尔镇—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特色观光旅游线路。

2026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内蒙古森工集团

根河市人民政府

14

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飞行营地

项目

建设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飞行营地,开发动力伞、滑翔翼等“卡鲁奔飞翔”特色低空飞行体育项目。

2026

市体育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市

人民政府

15

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积极推动低空文旅消费

航空运动城飞行营地项目

依托呼伦贝尔巴彦库仁机场,开展通航文旅、低空飞行体验游览等项目。

2026

文化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

16

扎兰屯映山红无人机航空营地

项目

打造以eVTOL为核心的测试基地,以无人机、航空模型为主的航空科普和国内车辆模型专业比赛训练为主的青少年科技体育研学基地,建设亲子主题露营地等主要场所及设施,打造以无人机为主题的航空博物馆及无人机研测产业孵化基地。

2027

市发展改革委、体育局、教育局、文旅广电局、科技局、工信局、科协,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17

新巴尔虎左旗低空飞行体验旅游服务项目

打造集休闲营地及民宿、低空飞行体验、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2026

文旅广电局,新巴尔虎

左旗人民政府

18

有力支持低空公共服务发展

北方航空应急救援基地项目

建设柴河航空护林站、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升级改造项目(红花尔基升级改造、海拉尔区起降点建设),承担森林草原航空消防、航护区航空灭火及火场物资人员的空中运输、航空护林飞机的航站、航行、航务等有关保障性工作;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灾情侦测及现场信息处理、应急救援等事务性工作。

2025

市应急管理局,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

19

AG600北方运营基地项目

在海拉尔机场建设AG600北方运营基地,并在扎兰屯市扬旗山水库、新巴尔虎左旗阿拉坦水库、鄂温克族自治旗南达汗水库、鄂温克族自治旗淖干诺尔水库等适航水域内设置AG600取水点。

2027

市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0

陈巴尔虎旗机场航空防火基地

每年配备1架大型直升机和1架固定翼飞机执行航空防火任务。

2025

市应急管理局,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

21

滑雪场直升机救援服务项目

在牙克石市凤凰山滑雪场、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等滑雪场引入直升机救援服务。

2026

牙克石市、扎兰屯市

人民政府

22

有力支持低空公共服务发展

大兴安岭生态保护项目

开展航空护林、森林巡护、森林灭火、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调查、机降、索(滑)降、吊桶、吊网、吊筐、化灭、运送给养、急救、搜救、航空特情处置和无人机智能遥感监测等任务。

2026

市林草局、应急管理局,内蒙古森工集团

23

呼伦贝尔南部航空护林项目

在呼伦贝尔巴彦库仁机场驻防2架飞机,计划飞行760小时,计划任务执行203天;执行航空防火航线共10条,巡护覆盖海拉尔区、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等区域。

2025

市林草局、交通运输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

24

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扎兰屯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扩建等项目

发挥国航公司飞行培训专属基地支撑作用,构建以扎兰屯为核心,以直线距离超过450公里的转场飞行基地为支撑,以蒙东地区若干附属训练基地为补充的训练机场新体系。

2026

市交通运输局,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25

呼伦贝尔无人机培训基地及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考试中心项目

在海拉尔区选址建设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考试中心,配备室内理论教室、室外实操训练场地、教员办公室、设备存放室、无人机维修室、无人机装调室、无人机研发室,增加无人机培训科目。打造青少年航空科技创新教育中心、校企合作的无人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配备室内训练场馆、参观展厅、模拟器体验区、研学营地、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场地等配套场地。衔接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无人机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体系以及中国民航局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体系,为预备航空人才的进阶培养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

2026

市交通运输局,海拉尔区

人民政府

26

 

 

 

 

 

 

 

 

 

 

 

 

 

 

 

 

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扎兰屯“校校企”合作办学项目

深化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合作办学,继续推动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根据需要陆续开设航空运输类、低空经济类专业,构建专业群。

2027

扎兰屯职业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27

低空经济与临空产业实习实训

基地

建设区域性民航维修专业人才培育中心、低空经济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包括:一是设备体验区,配备固定翼飞机实物展示区、全景VR热气球驾驶模拟器、航空模拟机、滑翔伞模拟器、安全检测技术体验区;二是理论教学区、教室、图书资料室;三是技能大赛区、实操训练站、竞赛场地、低空经济飞行管理平台、空管自动化系统、空管场面管理系统、空管模拟机系统;四是辅助区、办公室、休息室、仓库、维护室;五是露天展示区。

2026

扎兰屯职业学院,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28

呼伦贝尔森林防灭火实训基地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关于大兴安岭岭西北段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驻训基础设施及能力提升项目,项目按照营房、营区两大功能要求规划设计,选址在海拉尔区两河圣山景区东南侧,项目用地面积2408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队伍营房、室外训练场、室外工程等。

2025

市应急管理局,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

29

“科普开放日”现场体验活动

常态化开展航空科普研学,以根河敖鲁古雅机场为基地,面向社会青少年,通过近距离观看、接近、触摸、实践等多重体验,普及航空知识、森林防火知识、应急救援知识、体验飞行乐趣,培养青少年对航空及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兴趣。

2026

市科技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科协,根河市

人民政府

30

巩固提升教育培训科普产业

申建新巴尔虎右旗机场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申请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拓展航空科普研学、航空教育培训、航空航天会展等活动。

2025

市科技局、交通运输局、科协,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

31

阿荣旗航空科普及红色文化传播研学教育基地

在阿荣旗辖区内展馆或阿荣机场择址建设航空科普及红色文化传播研学教育基地,设立航空科普展板,进行静态展示。

2025

市科技局、交通运输局、

科协,阿荣旗人民政府

32

特色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延伸

根河飞行器极寒测试基地

与西安试飞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航空器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常态化合作。争取引进国内其他飞行器研发生产机构,服务多机型耐寒测试,拓展汽车、大型设备等耐寒测试业态。

2025

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

根河市人民政府

33

通用航空小镇

培育

争取在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扎兰屯市中培育出至少1个以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及休闲旅游等相关现代服务业为主,具有航空小镇性质的低空经济集聚区。

2027

市工信局、文旅广电局、交通运输局,相关旗市区

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