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锚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核心目标,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以一系列务实举措为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全域覆盖强统筹,实现交易应进必进。秉持“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原则,结合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平台交易全覆盖。依据盟市事权,将目录内医疗设备和疫苗采购、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水权等8类项目纳入365体育投注公共资源平台交易;推动内蒙古森工集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等所有国有企业进入平台交易,实现100%“应进必进”。此外,交易中心积极拓展交易范畴,将适合市场化配置但处于目录外的涉案资产处置、河道采砂权、国有耕地经营权等 3 类项目也纳入交易平台,力求实现 “能进则进”,最大限度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二是全域覆盖强统筹,构建全程数字化交易体系。2024年12月1日,全区统一的工程建设交易系统顺利上线并实现安全稳定运行。依托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今年以来完成交易项目1196项,累计交易金额87.03亿元,同比增长12.10%。实现“一网通办”“一网交易”“一网汇聚”“一网监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交易效率、透明度与公正性显著提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2025年远程异地评标率达100%,完成跨盟市项目938个,全面推行“专家+副场+工位”三随机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评标效率与公平性,切实为企业降低了时间与人力成本,让交易过程更加科学、公正、高效。
三是精准减负降成本,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累计为12846家投标单位节省费用约3853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大幅压缩交易环节,由原来的24个缩减至8个,缩减率达66%;同时实施“一表通办”和承诺制,取消重复材料,大幅提高交易效率。针对1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减免投标保证金,工程类项目保证金上限由80万元降至40万元,自2024年12月以来累计为12846家企业减免保证金约18.8658亿元,为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积极推广电子保函系统,费率下降1‰,在政府采购云平台系统中将货物服务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比例固化设置为10%-20%区间,全链条降低交易成本,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蓬勃发展。